塑木复合材料(WPC)是采用木纤维或植物纤维以各种不同的形态作为增强材料或填料,经过预处理后使之与热塑性树脂(PP、PE、PVC等)或其他材料复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环保复合型材料。
塑木复合材料及其产品兼备木材与塑料的双重特性,木质感强,可根据需要制造出不同颜色,具有许多木材所没有的特性:机械性能高,质轻、防潮、耐酸碱和便于清洗等,同时也克服了木质材料吸水率高、易形变开裂、易被虫蛀霉变的缺点。
市场现状
在国家循环经济政策的鼓励和企业潜在效益需求的双重推动下全国性“塑木热”逐渐兴起。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国内直接或间接从事塑木研发、生产和配套的企事业单位已逾150家。塑木企业集中分布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东部远远超过中西部。东部个别企业工艺水平较为领先,南方企业则占有产品数量和巿场的绝对优势。
现有从业人员数万人,塑木制品年产销量接近10万吨,年产值约12亿元人民币。行业内主要技术代表企业的试验样品已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由于塑木材料符合中国“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政策,一出现就得到了快速发展。现在已经渗入到建筑、运输、家具和包装等领域,辐射面和影响力正在逐年扩大。
中国的天然木材资源日益减少,木质制品的巿场需求量却与日俱增。巨大的巿场需求和技术突破必然会不断拓宽塑木材料的巿场。从巿场需求角度分析,塑木最有可能在建筑材料、户外设施、物流运输、交通设施、家居用品等领域开始规模性拓展。
存在问题
中国的塑木复合材料制品种类单一、附加值低,以托盘、铺垫板等中低档产品为主。与美国、欧洲及日本相比,中国在塑木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大的差距,而这种差距是由多种因素如原料、设备、加工工艺等的极大差异综合影响造成的。
原料
目前用于制造塑木复合材料的基体树脂,主要为PE、PVC、PP、PS等,由于新的原料成本过高,一般采用废旧、回收塑料代替。中国回收塑料缺少严格的分拣、检测手段,易造成选定的塑料废料品种中混入少量其他塑料废料,无法细分。废旧木质材料中也可能不是单一木材,导致废料因成份复杂质量难以保证。此外,目前对木质材料的选择、处理与最终制品性能之间的关系也还缺乏系统研究。
加工设备
由于受到金属材料性能、加工精度、设备制造成本以及巿场价格等等的限制,目前国内塑木加工设备还存在一定问题,例如加工产量普遍不高、螺杆使用寿命不长、排气量不够等等问题。
木塑成型设备由最早的单螺杆挤出机已经发展成第二代锥形双螺杆挤出机,目前使用比较普遍但存在的问题也很多。由于木粉、植物纤维加入量大,树脂包裹在其中难以塑化,要求设备具有耐高背压齿轮箱,螺杆推动力强,塑化性能优异。而常规的锥形双螺杆挤出机螺杆是整体式螺杆,长径比较短,物料停留时间短,很难实现物料的混合分散与均匀塑化,加上如螺杆结构设计不合理,很容易造成机筒、螺杆磨损,最后造成开裂直至断裂。在生产大型制品时这种现象尤为突出。